昨晚因修修哭醒之故,打好麵團只好讓它在室溫發酵了半個多小時,麵團變得相當蓬鬆柔軟,跟以往揉麵完直接整型的手感完全不同,最後成品的口感比以往的小饅頭鬆軟些,似乎修還蠻喜歡的,至少他啃了比較多口 XD 掰開饅頭可以看得到很多扁扁的氣泡散佈在各處,雖已努力排氣&桿折但桿壓不掉(至少它們很均勻)。
流程:
全部材料以麵包機攪拌10分鐘後靜置了半個多小時才取出,分成兩半,分別進行排氣、三桿三折、捲起、分切,第一批放上層、第二批放下層,入電鍋以保溫模式進行後發約16分鐘,溫水起蒸(1.3杯水左右),跳起後靜置5分鐘取出蒸籠、掀蓋。
發酵完成:
兩層發酵狀態不太一致,上層(第一批)狀態明顯鬆軟、按壓可留指印痕跡,下層(第二批)雖亦可按壓出痕跡,但還略帶彈性、手感較緊實一些,其中第二批的小圓饅頭是全部最後一個整形的,發酵程度最不足、蒸後也確實沒完全膨發。
蒸後:
第一批:表皮光亮,看起來比第二批的饅頭圓胖一點,但有許多小點遍布表面,不確定是揉麵桿麵不均造成或是其他原因;其中第一批的小圓饅頭放在第二籠的中間,有再經過壓麵排氣並充分發酵,組織最細膩、表皮光滑均勻。
第二批:表皮光亮,表面小點比第一批來得明顯,感覺麵糰支撐力弱,應該是發酵程度不同造成;
改進:
1.表面不均的小點在整型完時即有,下次改平滑無顆粒擀麵棍試試看
2.不要基發,鬆弛5-10分鐘即開始
3.不分批,以免發酵程度不一
4.粉200+奶106
5.最後的麵糰留下來測試發酵(用麵糰球放水中)、或做老麵就好
今日配方
中粉220
黑糖20 (過篩後用熱水先融)
水30 (熱,融黑糖用)
牛奶85 (冰)
低酵2.4 (用2即可,不小心搞錯了)
油少許 (隨意加)